文案|藝述史
官方原創藝述史
孩子們想吃一口媽媽做的飯
012003年春天的清晨,江西腫瘤醫院的小巷旁,一個早點攤點起火。
一對夫婦推著輪椅來到攤位前,但他們沒有來買早餐。“你能借你的爐子嗎?孩子們想吃一口媽媽做的飯?!?/p>
攤主萬佐成和熊庚香非常困惑,但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因后,還是把爐子空了出來,讓他們使用。
原來坐在輪椅上的孩子得了骨癌,在醫院吃了很久盒飯,想嘗嘗以前家里的飯菜。
他的褲管是空的,顯然是截肢,身體虛弱瘦小,但他蒼白的臉頰卻被爐火照亮了。熱油在大火中發出滋滋的聲音,一頓美味的飯菜從鍋里出來,吃完后,夫妻倆向攤主夫婦道謝。
他們看著這對夫婦遠去的背影,不知道以后會有更多的家人來借爐火。02凌晨4點,萬佐成和熊庚香準時醒來,開始了他們忙碌的一天。
從1993年從開始算起,他們已經經營這個早攤30年了。在其他攤位上,會賣一些時髦的早餐,一份五塊十塊不等。
然而,他們的攤位卻與眾不同。夫妻倆不賣早餐,而是把爐子租給別人做飯。
有些人可能會好奇,狹窄的小巷被幾十個爐子占據,到底誰會來這里做飯???
別擔心,跟著時間的腳步,6點多,這個攤位上的第一位客人到了。
小林是這里的???,她幾乎每天早上都來給丈夫煮面條。
她的丈夫患鼻咽癌已經十多年了,因為她常年從事建筑裝飾行業。她正在陪丈夫住院。
作為癌癥患者,在飲食上往往有很多地方需要特別注意。
除了嚴格的藥物和放化治療外,“吃”也是最重要的。小林的丈夫小王花了很多錢治療癌癥,還有很多禁忌,所以自己做飯帶醫院已經成為最好的選擇。
有時他會和妻子一起來到爐子旁邊,兩個人一起做飯,仿佛回到了他在家里握著妻子的手的勺子。
小林一邊煮面條一邊和熊庚香聊丈夫的病情:
“小王最近精神狀態不錯,看來治療還是有效的?!?/p>
之后,她從另一個鍋里盛了一碗鴿子湯。雖然治療癌癥的費用很高,但她的丈夫應該吃得更好。
而這頓飯,萬佐成和熊庚香只收了不到5元。像小林這樣的癌癥家庭只有很多,高昂的治療費用拖垮了這些家庭,親戚朋友的生活進入了倒計時,這讓他們更加悲傷。
許多人只看到了癌癥患者臨終前的痛苦,卻沒有注意到他們的家人也遭受了同樣的痛苦。
通常為了省錢,很多家庭成員都不能吃一頓好飯,往往就是趕緊吃兩頓飯,開始照顧病人。而且,外面賣的炒飯盒飯很多都不適合患者??紤]到病人的禁忌,讓他們吃得好,已經成為家人最頭疼的問題。
一些靠近醫院的家庭成員,大多會選擇自己做飯帶飯,但還是有很多人從外地千里迢迢趕到南昌治病。
萬佐成和熊庚香的攤位正好滿足了這些患者家屬的需求。除了省點飯錢,他們還能嘗到“家”的味道。他們永遠不會忘記2003年早晨,孩子原本虛弱的生命力,突然被爐火點燃。
長期的痛苦折磨了他不成人,但他對母親手工制作的食物的渴望是如此強烈。當爐火被點燃時,沉默在他心中的活力又恢復了。
如果非說某種力量促成了這樣的場景,那么這種力量的名字,應該被稱為“家”。
當一個人的生命不久,他想到的不是無法生存的絕望,而是如何更好地把握剩下的時間。
“民以食為天?!?/strong>吃飯,作為人生的重中之重,是首先要考慮的事情。
萬佐成和熊庚香好心借爐灶的事情在附近傳播開來,越來越多的家屬來找他們借爐火做飯。
這對夫婦干脆建了一個廚房,專門為這些家庭成員做飯。
從一開始的幾個人,到后來的幾百人,一到飯點,狹窄的巷子里擠滿了做飯的人。
中午,一位特殊的女士引起了萬佐成的注意。
她在巷子口四處張望,也不進來做飯,只是靜靜地站在那里,突然她哭了出來。
萬佐成趕緊上前問這位女士是否需要什么幫助,這里的廚房可以借火做飯。
女士揮了揮手,哽咽著說:
“沒事,我父親已經去世了,只是有點觸景生情?!?/strong>原來她的父親早就因為癌癥去世了,她聽說一塊錢可以借火做飯,就從外地來看看這里是什么樣子。
她父親沒有后悔,唯一的遺憾是因為住院和工作太忙,不能吃女兒自己做的飯。
每次她想到這件事,她都會感到痛苦。為什么她不能抽出時間給父親做飯?如果父親住院附近有這樣的廚房,父親能不遺憾地離開嗎?
說著說著,她雙手捂著臉哭了起來,熊庚香趕緊把這個年輕女孩拉到鍋前。
“所以,既然你來做飯,我和老萬就嘗嘗你的手藝?!?/strong>一頓美味的飯從鍋里出來,夫妻倆陪著這位女士吃飯,勸她往前看。
人生離別很常見。雖然你父親不在了,但你的烹飪技巧在那里。如果你父親如此喜歡你的食物,他肯定會理解你的忙碌和努力。
“要是還難過,就經常來這里看看,我們都在這里,這里是個大家庭?!?/strong>事實上,萬佐成和熊庚香的廚房一開始是免費的,但隨著做飯的人越來越多,很多家庭成員都很抱歉。
每個人都勸他們收點錢,否則光靠早攤的收入就無法維持爐灶出借的消耗。他們無法抗拒家人的熱情。他們把烹飪的價格定位為50美分。2016年,隨著價格的上漲,他們又調整到一塊,再也沒有改變。
為了滿足更多的家庭成員來做飯,他們還將原來的6個爐灶增加到30多個。短短20年,僅爐灶和刀具就更新迭代了幾套,他們總是買最好的。
后來,這對夫婦甚至建了一個小房間,為病人家屬提供住宿。
“我們只是想和癌癥作戰,能幫一點就是一點?!?/strong>在這條小巷里,家人互相抱團取暖,于是慢慢形成了一個大家庭來對抗癌癥。
日頭西斜,到了晚飯時,黃大爺提著一袋菜和肉來了。
他快70歲了,還能熟練地洗菜選菜,手起刀落,眨眼間肉就變成了一堆薄薄的。但在過去,黃叔叔連刀都拿不到。
“我妻子20歲嫁給我,到現在45年了,以前都是她做飯?!?/p>
妻子照顧了他一輩子,沒想到晚年病倒在床上,換成黃大爺照顧她。
一開始,黃叔叔連勺子都拿不穩,但他受不了妻子想吃家常菜的懇求。他不得不來到萬佐成和熊庚香的廚房尋求幫助。每個人都圍在一起,你一言一語的指導下,慢慢地,黃叔叔只需要十分鐘就能炒出兩道香噴噴的炒菜。
在大家吵鬧的聊天聲中,小平還炒了兩道菜,她和黃叔叔一樣,一開始也不會做飯。
她的母親被診斷出患有子宮癌,過去母親為他們的兄弟姐妹做飯,但現在母親拿不動勺子。為了更好地照顧母親,她第一次來到廚房,笨拙地拿起刀。
旁邊的叔叔看到這個年輕女孩不會做飯,就問原因,親自指導她怎么做飯。
“小心點喲,別燙手?!?/strong>燉排骨、鯽魚湯、炒青菜……她從零基礎變成了“廚藝大師”。
家庭成員不敢在病人面前表現出悲傷。他們總是把樂觀的一面留給親戚朋友。這個小廚房成了他們發泄情緒的出口。
雖然我們聚在這里有說有笑,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家庭生活進入倒計時。
這時,萬佐成和熊庚香會把家人拉到一邊,和他們聊聊別的事情。
談論什么并不重要,主要是為了讓人們快樂,有時其他家庭成員也會聚在一起加油。
“吃飯是最重要的事情,不要難過,吃這頓飯很難過啊,就過去了?!?/strong>醫生老尚的妻子就是這樣,從外地來陪丈夫看病,卻得知他時間不多。
丈夫學醫救人半輩子,但最終確診癌癥,借了20多萬親戚。他覺得生活毫無意義。這對夫婦抱頭痛哭。熊庚香分開話題,為老尚和妻子成了兩碗米飯。
他的妻子忍不住笑了,嘴上還掛著一個鼻涕泡。
腫瘤醫院的醫生告訴來看病的病人,如果他們真的不能接受事實,就去旁邊廚房的夫妻攤主聊天。他們很樂觀。
天黑了,黃叔叔也炒了他的菜,瀟灑地向廚房里的家人揮手告別。
“明天再見!”“保重!”一句告別,一句保重,是他們之間的默契和信任,明天的太陽會照常升起。
最后一個做飯的家庭成員也離開了,燃燒的爐火熄滅了,但隨著夜晚的到來,周圍的燈光照亮了醫院附近的街景。042021年3月22日,在南昌市政府的出資下,萬佐成和熊庚香的小廚房被徹底修好。
還有相關的社會組織負責對接,為他們的廚房提供新鮮的蔬菜和肉類,并計劃讓這里的烹飪完全免費。
萬佐成高興地說:“新環境太舒適了?!?/p>
他們曾經因為惡劣的天氣而擔心風雨,但現在他們不用擔心這種情況了。有些人伸手遮住了風雨。
現在唯一讓萬佐成擔心的是,他快70歲了,擔心自己的身體受不了。如果有一天他離開了,廚房該怎么辦?
他的女兒抱怨道:
“每天這么忙,也不知道怎么休息,腦子都老糊涂了?!?/strong>事實上,他并不困惑,一些大老板知道這對夫婦所做的好事,特別想給他們一大筆錢來表示感謝。
他指著做飯的家人說,不要給我錢,他們比我還需要錢,你問誰需要,直接把錢送過去。
他唯一希望的是,一百年后,政府可以接管廚房,繼續幫助這些家庭成員,他們的大家庭不能失去這個地方。
這對夫婦在這里工作了20年,從不關門,做飯的火也從未停止過。這條巷子里的家人一波又一波地走著,即使夫妻不在了,這個“大家庭”也會團結起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