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 泰勒
中歐基金經理葛蘭最近被謠言擊中。昨晚深夜,發朋友圈否認謠言。
事情是這樣的。
近日,有傳言稱,一位女基金經理購買了上海翠湖四期390平方米的大型平層豪宅,單價接近44萬套,總價值1.7億套。而“有板有眼”的說法是,基金經理不是來自公開發行,私募股權老板更傾向于默默發財。
這個消息一出來,就立刻引起了很多猜測。同樣是“明星女基金經理”之一的李蓓澄清說,這個人不是自己,說現在買翠湖和2000多元買茅臺沒什么區別。
“別猜,別問,買家不是我。我一直住在浦東。我的風格一直是抄底,不追高個人觀點:現在買翠湖和2000多元買茅臺沒什么區別?!?/p>
24日,雪球大V發文指出,豪宅買家是葛蘭。
從管理規模來看,一季度末,葛蘭管理的5只公募基金總管理規模降至84.40億元,較2022年底的906.53億元下降6.85%。
易方達基金經理張坤的管理規模達到889.42億元,超過葛蘭的管理規模,再次成為全市場主動權益基金管理最大的基金經理,奪回“公開發行兄弟”的寶座。
第一季度,中歐醫療衛生混合減持了愛爾眼科、藥明康德、邁瑞醫療、同仁堂、片仔癀、華東醫藥,增持了恒瑞醫藥和凱萊英。與去年年底相比,泰格醫藥和康龍的持股量沒有變化。
葛蘭在第一季度報告中表示,醫藥生物板塊部分子板塊前期大幅增長,第一季度盤整,仍堅持以企業長期投資價值為投資導向。
“我們仍然嚴格按照我們的投資框架選擇個股,布局長期樂觀的核心創新藥物、創新設備、創新產業鏈、醫療服務和消費醫療?!痹诟鹛m看來,制藥行業仍保持著很強的韌性。隨著疫情干擾的逐漸減弱,該行業整體恢復顯著。由于近三年的疫情,優秀公司的長期增長并沒有發生重大變化。
展望第二季度,隨著疫情對行業的干擾逐漸減弱,葛蘭預計相關公司將回歸長期增長趨勢。制藥業的長期增長邏輯沒有根本性的變化,創新仍然是該行業增長的最重要驅動力。
葛蘭認為,經過多年的洗禮,國內創新企業整體研發管道布局更加理性,資源向差異化方向傾斜,甚至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品種,許多國內企業將不同階段的部分創新藥物權益授權給海外企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內企業創新的價值。第二季度的全球創新藥物會議也給了中國企業展示當前階段性臨床進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