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下圍棋,它鍛煉戰略思維,下棋的時候,你不能就一個局部做糾纏,有時候你局部取得了勝利,但是整盤棋卻輸掉了。反之亦然?!秉S河財險董事長榮志遠坐在我前面,微笑著說。這位政府官員出身的險企掌門人氣質平和謙遜,感覺就像個老師。
黃河財險董事長 榮志遠
“從公司的發展來看,也是如此,到什么時候就要做什么事,而不要急躁冒進?!薄拔乙话闶强缭綆啄陙砜唇裉鞈鹇缘??!睒s志遠說。
從2018年成立起,黃河財險在財險企業中,顯得有些另類。在同行們全力擴張,尋求飛躍時,黃河財險的發展節奏似乎顯得有點慢。對比于那些閃亮的跨越式發展口號,“五年盈利,十年全國擴張”這樣的目標讓黃河財險顯得似乎有點平淡無奇。
榮志遠卻不這么認為,他堅信,“公司整體經營必須尊重常識,遵循規律,敬畏市場,才能逐步從虧損走向盈利,實現穩健,可持續發展?!?/p>
所謂守正出奇,敬畏為正,創新為奇。面對陷入同質化激烈競爭的車險市場,黃河財險在打造自己的差異化非車優勢,大力發展工程險等特色險種。截至5月23日,公司非車險業務占比為89.12%,工程保險業務占比為72.42%。
通過一年多的實際經營,黃河財險規模保費穩步增長。截至2019年5月23日,黃河財險實現保費收入2.68億元。2019年4個多月的保費收入已經超過了2018年全年的保費收入。
“我們走得不快,但是很穩?!痹跇s志遠心中,是如何勾畫黃河財險的發展藍圖的?在夏日午后,本報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打牢基礎
《中國保險報》:在競爭激烈的財險市場中,保險公司的發展需求非常急迫,有的甚至希望在兩三年內,就實現盈利,形成全國性的布局。而黃河財險給自己的盈利時間則是四到五年,全國布局的時間為十年。作為黃河財險的掌門人來說,您制定這樣的戰略目標,是基于什么考慮的?
榮志遠:從規模角度,我們公司在開業之前,嚴監管的政策就已經開始了。我們預測將來如果僅僅憑著規模往上走,是走不遠的。雖然很多公司在兩三年之內,甚至一兩年之內就鋪了很多機構。但管理跟不上,控制跟不上。這不是我們追求的。
從利潤角度,眾所周知,財險公司的盈利周期往往在五年左右。前五年往往是投入期,包括人員、系統、網點等開支。雖然有的財險公司可以憑借一些激進的手段實現快速盈利,快速擴張。但這與我們的理念不符。我們推行的是穩健發展的理念:不冒進、不懈怠、不折騰、穩經營。我們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一步一個腳印。在苦練內功,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將業務逐步做大。爭取第四個經營年度打平,第五個經營年度盈利。
這樣以來,我們就能牢牢把控業務質量,規避和預防風險,實現未來的可持續穩健發展。
從我們這屆領導班子來說,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把基礎打牢,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而不是急功近利,用今天的發展透支未來。
我們看到,金融保險行業屬于高門檻、重監管行業,起步階段固定成本投入較高。按照目前的監管要求,一家保險公司成立,董、監、高等高管人員都要到位,一年時間僅總部的費用可能要過億元。這還沒有統計根據監管要求必須開展的償付能力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公司治理、資產負債管理、反洗錢等工作帶來的系統建設成本、人力成本、內部管理工作量增加成本。2019年,黃河財險僅IT預算一項投入就已超過0.5億元。尤其,在財險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新公司要想在4-5年內實現盈利,難度越來越大了。我們認為,公司整體經營必須尊重常識,遵循規律,敬畏市場,才能逐步從虧損走向盈利,實現穩健可持續發展。2019年,黃河財險依然處于通過加大技術、人力和渠道建設等成本投入解決自身生存力的階段,這個階段的虧損是階段性、戰術性和難以跨越的。尤其作為我們核心業務,工程險,它的回款周期往往跨越三到四年的時間,虧損到盈利是必然之路。但是我們是有信心、有決心、有辦法解決公司盈利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
業務發展戰略
《中國保險報》:2018年黃河財險保費收入排名前五的險種依次是:工程險、機動車輛保險、意外險、企財險、健康險??吹贸?,黃河財險的業務結構還是以非車險為主。那么黃河財險將如何推動非車險和車險業務的發展?
榮志遠:在非車險業務發展方面,我們重點發展工程險、做精做細企財險、大力發展責任險、意外險和家財險等,全力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同時公司積極發揮地方法人保險公司在甘肅區域的政治優勢,先后與甘肅省農牧廳、慶陽等五家地市級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為相關機構未來拓展農險等政策性業務爭取了難得的政策支持。在非車險產品創新方面,公司主要是圍繞股東及其上下游產業開發新產品,如道路工程缺陷責任期保險,工程質量保證保險。下一步公司將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的導向,立足服務甘肅地方經濟發展,助力扶貧攻堅,在小微企業相關保險、農房保險、社會綜合治理相關保險等領域,爭取在保障范圍和服務內容上有所突破,努力承擔起地方法人保險公司的社會責任。
在車險業務發展方面,坦率地說,我們也在進行艱難的探索。公司成立之初,我們就提出,車險不走規模導向型、管理粗放型的老路,要走體現發展效益的科學發展之路。為此,公司確定了“低成本、差異化、有特色”的車險發展策略,希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出一條適合黃河財險的車險發展之路。今年,公司黨委、經理層將車險業務創新發展作為公司“2019年三大攻堅戰”之一,堅持從提供優質客戶服務、創新車險平臺建設、創新車險管理手段等方式,打造車險業務競爭力,積蓄車險高質量發展潛力。下一步,我們還是要從提供黃河財險特色的優質服務入手,構建關系更好、反應更快、保障更全、服務更優、專業更強、利益更大的營銷、產品和客服運行機制。
如何打造工程險的能力
《中國保險報》:在目前的財險業,市場格局形成馬太效應,在這樣的市場格局中,許多保險公司都在尋找自己的差異化戰略。黃河財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打造工程險特色,那么支撐黃河財險的優勢和資源有哪些?在打造工程險能力方面,公司有哪些既定的戰略?
榮志遠:我們之所以將工程險作為自身核心業務,主要是基于股東優勢。從公司股東來看,公司9家股東中,有6家股東都從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建設,在全國有眾多的機構網絡和規模龐大的員工隊伍,在公路、鐵路、港口、地產、航空、旅游等方面有豐富的可保資源,有利于公司在工程保險領域做深做精。當然,除此外,黃河財險股東單位擁有一批高端工程專業技術人才,在長期的業務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工程風險管理經驗,為公司工程保險發展提供有力的專業技術支撐。他們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基礎性問題。使我們有能力承保工程險,有效識別和管控相關風險,為客戶提供足夠的防災減損服務。
在起步階段,我們必須借助股東優勢。但是我們絕不能止步于此,而是要發展自己的能力。目前,公司領軍人物都是工程建設領域和全國財險工程保險行業的專家,具有豐富的理論基礎、行業經驗和管理能力。公司工程險條線已建立起一支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
目前,公司正以工程險為切口,圍繞股東及其上下游產業開發新產品,做全鏈條的延伸,如道路工程缺陷責任期保險,工程質量保證保險等等。
《中國保險報》:工程險業務的發力要以足夠的承保能力為支撐,作為新成立的保險公司,相比較行業大的保險公司,承保能力仍相對偏低,這對公司打造工程險特色有何影響?公司將采取何種應對措施?
榮志遠:關于承保能力的問題,我們有三大法寶來應對。
一是專業的再保安排。目前,公司已經初步建成了一支專業、資深的再保和承保人才隊伍。公司也與國內外知名的再保險公司和保險公司建立了密切、良好的業務合作關系。公司和中再、太平再、瑞再等知名再保險公司簽訂再保險合作協議,承保能力充足,能有效地為工程險業務發展提供保險支持。
二是優異的業務質量。就全行業而言,工程保險是承保虧損的,根子就在于不少同業公司經營工程保險時實際處于承保理賠兩頭在外的尷尬境地。同時,由于市場競爭激烈,行業工程保險的保費充足率是比較低的。具體到黃河財險,由于第一大股東的大力支持,2018年,公司工程保險承保和理賠兩個環節都已初步整合了股東甘肅公航旅集團的專家資源,也爭取到了比較充足的費率。我們的工程保險業務質量還不錯,這又反過來支撐我們從再保公司那里爭取更好的再保險政策,最終有利于改善我們的承保能力。
三是開放合作的態度。對于極個別超出我們承保能力的項目,我們也愿意積極與同業公司采取共保、臨分等方式予以解決。
未來要注重的兩大能力
《中國保險報》:作為一家新成立的保險公司,您認為黃河財險要發展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
榮志遠:我認為有兩個方面的能力需要注重。一是創新能力;二是專業人才培養能力。從創新能力來看,黃河財險作為一家地方性的保險公司,可以深耕甘肅市場,實現因地制宜的創新,這是一些大型保險公司省分公司難以做到的,因為他們的產品開發能力集中在總部。目前,我們已經開發出了道路工程缺陷責任期保險,蜂蜜收入保險等創新產品。這種因地制宜的創新能力將推動我們未來的全國拓展。
從專業的人才培養來看,我們注重建立一支專業的隊伍。公司要求每個部門的負責人必須成為該業務領域的權威。在員工培訓和考察方面,進行了大量投入。在科技驅動保險的浪潮下,沒有專家型的人才,一家財險公司是走不遠的。